近年来,兰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论述精神,以实现兰溪特色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,聚焦兰溪特色优势产业—杨梅产业,以生产端为切入点,构建“梅”好生产、“梅”好管家、“梅”好服务、“梅”好共富四大场景,建设“梅”好兰溪杨梅产业大脑,打造兰溪杨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“梅”好生产——生产一颗精品梅
绘制杨梅产业地图,运用知识图谱归纳总结,形成智能专家解答。基于数字孪生技术量化杨梅环境指标,杨梅种植过程,杨梅品质指数等,抽象成一棵精品数字孪生杨梅树,同时结合“e兰茗果”掌上应用,实时指导梅农剪枝、除草、打药、养护等农事行为,推动先进种植技术的有效复制,打造杨梅的标准化生产。
“梅”好管家——管好一颗放心梅
构建智能监测—三色预警—主体信誉的闭环智能监管体系。通过共享肥药两制数据,结合AI智能监测和农事行为识别模型,对梅农购买杨梅禁用农药及禁药期购买农药及时温馨提醒,改事后监管为事前防范。结合“浙农码”三色预警,协同执法队快速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置,实现杨梅质量全程监管,确保绿色安全杨梅上市。
“梅”好服务——打造一条服务链
专家、服务队等化身贴身守护“微保姆”,从虫情识别,安全用药,施肥施药建议,提供项目申报、金融、冷库等服务,拉进产业服务人员和农户零距离。
“梅”好共富——推动一方共富梅
通过项目提升规模主体建设,推动全梅农保险金融工作开展,降低梅农生产风险。打造沉浸式杨梅采摘文旅线,拉长杨梅产业链,走深走实“梅”好共富之路。
通过杨梅产业数字化改革,兰溪发布了金华市地方标准《设施杨梅生产技术规范》,与浙大、浙江省农科院技术合作项目5个,收集杨梅种质资源12个,发现优株1个,新增省级数字农场1家,新增大棚杨梅面积300亩。
从“杨梅全产业链数字化变革”入手,以高效、绿色、品牌发展为核心,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杨梅产业收益和产品品质。改革前杨梅主产区农民年人均收入34902元,改革后提升到45973元,同比增加11%。改革前抽检合格率98.15%,改革后100%,产品质量安全等级为A级,新增绿色食品认证面积1.2万亩。试点农场改革前优质果率60%,改革后优质果率85%以上,节约管理成本60%以上,大棚杨梅亩均产出4万元以上。